AI音箱成飯店新寵!犀動智能「小美犀」攻入全球2萬間房,日本西武王子飯店也買單

早在生成式AI的浪潮之前,犀動智能就已經布局AI語音和語意處理,更是全球第一批獲得OpenAI授權的5家公司之一。

「可以幫我查一下飯店早餐的用餐時間嗎?」「您好,早餐的用餐時間是早上6點到10點。」

回答問題的並不是飯店櫃檯,而是智慧音箱「小美犀」,這個場景在全球210家飯店的2萬間客房內都可以實踐,包含日本西武王子飯店和度假村、全球知名品牌千禧國際酒店集團、台灣天成飯店集團與凱撒飯店連鎖集團。

促成這一切的是2019年成立的AI新創犀動智能。早在生成式AI的浪潮之前,犀動智能就已經布局AI語音和語意處理,更是全球第一批獲得OpenAI授權的5家公司之一,這和犀動智能創辦人暨執行長沈書緯的經歷有關。

沈書緯曾在Google負責Google Home智慧音箱、Google Assitant語音助理的NLU(自然語言理解)專案,當時他就注意到AI的潛力。「NLU其實就是在教電腦怎麼說話,而旅宿業是高度靠人賺錢的產業,導入到這裡一定會很有價值。」沈書緯說。

根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報導,日本的餐飲旅宿業已經復甦。2024年6月的就業人口達到400萬人,但仍低於2019年疫情前的421萬名工人,不少業者因為人力短缺乾脆維持部分的空房。

NLP模型打底,小美犀理解、應答像真人

2019年,犀動智能就運用Google的開源技術BERT打造出智慧音箱小美犀,接收到房客的問題後,會在資料庫中找到事先預設好的題目與答案回答。由於BERT和ChatGPT都是基於Transformer架構的NLP模型(自然語言處理),對答上更像是真人。

隨著語言模型的發展,犀動智能隨後又導入更多模型進行優化,例如Google的LaMDA、大型語言模型BLOOM以及現在的GPT語言模型等,讓體驗愈來愈好。

但沈書緯也注意到,小美犀能處理的只有問答,像是「幫我補毛巾」這類型的問題,最終還是得靠人解決。這促成犀動智能開發第2套產品:「Aiello-One」一站式旅宿SaaS管理平台。

Aiello-One在解決的,是後段的「採取行動」,也就是說當房客提出需求後,小美犀先進行語意理解並將需求推進「Aiello-One」,在後台直接指派房務打掃、補充日用品、送餐等任務,相比過去使用LINE、對講機等溝通方式,「Aiello-One」可以提高整個房務的運作效率,甚至進行營運分析。

派AI「對號入座」,3環節接招房客大小事

隨著產品的開發,沈書緯認為現階段的AI服務要比拼的已經不是模型,而是誰能讓AI採取正確的行動。

針對房客的特定問題,AI模型能不能即時、正確回答,並採取行動,當中有3個關鍵環節:選擇合適模型、有依據的內容,以及雲端系統串接。

所謂的「選擇模型」是指根據應用場景找出最適合的模型。沈書緯舉例,大語言模型Whisper的優點是語音轉文字的準度高,而Streaming則是語音轉文字的速度快,因此前者適合入住前後的電話客服的分析,後者則適合入住期間的客服,因為有關鍵字可以依循,且需要即時回覆,「我們從創業第1天就自建了分類器(classifier),而且不斷優化它,因為分類就需要時間,如何降低時間差是關鍵。」

選擇好模型後,模型產出的回答不能如夢似幻,因此必須把每家飯店的資訊、規定和處理原則加入產出過程。沈書緯表示,犀動智能已經累積了2,000萬筆資料,犀動智能會用這些資料及過去寫過的腳本進行訓練與測試,確保回答的正確性。

如果某些需求並不是語音回應能完成的,就要進行任務派送,因此啟動行動的API應用程式介面跟雲端服務會遠比模型本身來得重要,「無論用什麼模型來理解、回答房客的提問,最終都要把需求回報到飯店後台,讓業者理解情況並採取行動,這也是我們做一站式旅宿SaaS管理平台的原因。」沈書緯說。

犀動智能的服務並不只能應用在旅宿業,例如長照領域中,病人在病床上提出服務需求的場景,也和客房需求類似。沈書緯說明,長照服務是台灣未來一定會面臨的課題,犀動智能也會慢慢開始布局這個領域。

不過當前來說,犀動智能還是把主力放在旅宿業的發展,大型飯店集團是其努力的目標,「只要做好集團認證,我們的AI就會變成旅宿業的標準服務,就有更大的機會進入美國與澳洲市場。」沈書緯說,目前犀動智能以飯店規模和開啟的功能數量為單位進行訂閱制收費,2025年的目標是達到損益兩平。

轉載自數位時代: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82760/aiello 2025 年 4 月 1 日

(文:曾令懷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